4月13日,我院组织召开2025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网络与新媒体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全体教师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热烈地进行了研讨。
会议伊始,张合斌对学校学院修订安排与相关指示精神进行了传达,详细介绍了2025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形成过程中的调研情况、前期论证情况、培养方案中各部分详情,强调了新版方案紧密对接数智时代新媒体行业变革需求,在强化网络视听创作、全媒体运营、智能传播等新兴领域在课程体系中布局的同时,深化产教融合实践与科创融合创新模块设计,力求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新媒体人才。
随后,与会教师主要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科创融合创新实验班等进行讨论。各位教师聚焦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疑问,并通过充分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为培养方案的优化完善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省级教学名师郭颖教授对培养方案中AI类课程开设表示赞许,对概论类课程增加实践视野表示高度赞同,表示智能理论课与AI创意工作坊结合将会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提出21版培养方案大一没有专业课不合理,要研判Z时代大学生特征,紧跟新媒体行业形势,将技术类课程前置到大一开设,早点让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中。
康初莹老师认为策划创意与品牌传播营销类课程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增强竞争力非常有必要,本次修订中列入专业必须选修课程非常到位,同时对内在逻辑开课学期,课程考核等提出了详尽的建议。
张雯雯老师对人才培养的六个定位提出凝练一下,建议保留网络新闻宣传、网络视听创作、可视化内容生产,全媒体运营营销等四个,对学术创新方向课程模块提出了丰富课程体系,早介入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的提议。
刘乐格老师指出进程表中的学分不一致的问题,提出可视化类课程开设中联开联考的建议。
王婉波老师建议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网络文学作品的部分,围绕新媒体文学作品鉴赏与创作等课程开设进行了建议。
李梦雨老师针对学术创新班的培养建设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增加学术讨论环节,锻炼学生的问答能力,能够让学生去参加知名学术会议、夏令营等,为研究生复试面试做好充足经验和准备。课程方面,要以赛促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国家或省里的相关比赛,将比赛与课程成绩联系起来。
刘美忆老师建议,强化网媒专业学生考研的理论基础;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把网媒和传播学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发挥系里每位老师的专长,如华夏传播可以偏文学,媒介文化可以讲文化传播和大众文化,也可以从政治传播、公共传播、乡村传播、健康传播等知识模块出发带领学生学习,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理论训练。
李丹老师结合自身影视专业特长,在网络视听领域的剧本创作和视听工作坊方面提出了很多设想,夯实学生的视听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
刘庆华提出增加计算传播课程,以适应行业发展变化,增强学生未来在考研和就业中的竞争力。
邢中玲老师对AI进入课程提出了具体建议,将课程改造成适应数智时代要求的AI辅助平面设计和AI辅助动画设计。
学工办孔丽老师对第八学期开设新媒体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表示高度认同,指出此举有利于学生梳理总结大学四年专业能力培养成果,与毕业设计(论文)充分结合,会有力提升学生职业选择中的主动意识和竞争力。
本次研讨会老师们畅所欲言,讨论非常热烈,群策群力地明确2025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核心内容,甚至研讨了课程大纲与开课问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将以此次研讨成果为基础,注入新智慧加快推进方案优化,构建出与数智时代和新媒体行业需求高契合度高质量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撰稿/王婉波 审校/李红光 审核/李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