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9月26日,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演讲选拔赛在行政楼D102会议室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小鸥,团委副书记孔丽,教师马浩、贾静、单艳军担任大赛评委,学院各专业学生观看比赛。
此次比赛共有12名同学参加,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表达,讲述各民族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故事,生动阐释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有效加深了青年学子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比赛中,任梓涵同学以《黄河奔腾处,“豫”见一家亲》为题,从自家与回族邻居动人的友谊故事讲起,循着从个人见闻,到本省典范,再到全国事迹的脉络,层层递进地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并号召青年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续写“中华一家亲”的时代篇章;张茗菊同学的《一捧泥土 豫情于中》,以“一捧土”为线索,将个人的乡土体验与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农耕文明世代传承的精神相联结,进而阐释脚踏实地、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迈向伟大复兴的重要根基……
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共评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马浩对比赛进行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各位参赛选手的赛前准备与现场表现,提倡同学们积极挖掘身边故事、采用恰当选材,用心讲述、用情演绎,引发观众共鸣。他鼓励全体同学不断学习,积极实践,以此次锻炼为新起点,丰富经验与体验,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大进步。

(合影)
比赛落幕,但团结奋进的故事仍在续写。选手们用真挚的语言和鲜活的故事,将“铸牢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与“中华一家亲”的核心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位听众心中。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主题演讲比赛,也是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充分彰显了新闻与传播学院以语言为桥、以故事为媒的育人特色。未来,学院将持续以此类活动为契机,深化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着力搭建“四力”实践平台,引导青年学子用声音传递团结力量,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为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更多青春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 撰稿:唐子倪 拍摄:谢雅康 苏子婷 审校:张小鸥 审核:杨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