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时间:2018年08月09日 09:43   作者:xwtzz   录入:新闻学院团总支   来源:本站原创
8月4日,是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蒲公英支教团队在白家庄村刘少文小学招生的第一天。白家庄村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落,站在村子里,不管往哪个方向看,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青山,山腰上环绕着云朵,山坡下是红旗渠和人家。刘少文小学一共有只2个老师,要带6个年级的课,今年是这里的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支教老师。
上午7点半,驻村书记在广播里通知学生报名,过了不久,村民们都陆陆续续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报名。来到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哥哥姐姐,有些孩子是邻居带来一起报名的。他们说,孩子的父母大多都常年在外地打工,平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的,到了暑假就更担心,怕孩子自己偷偷玩水,爬山出什么意外,又不能让孩子天天只呆在家里,每年寒暑假对城市的孩子是放松,可留守儿童远没有想象的那样期待暑假。现在能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学点知识,一起做做游戏,实在是放心了太多了。来的学生太多,蒲公英的队员们组织孩子们先在教室等待,然后由家长带着的孩子一个一个去隔壁报名,签安全协议书。

(图为孩子们在教室等待)
为了确保暑假期间孩子上学的安全情况,团队成员拟定了《安全协议书》,上面要求家长在非教学期间要做到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义务,并向家长承诺,队员在上课期间会履行支教义务,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同时,《安全协议书》还对支教队员们以及孩子们的行为进行规范,以确保支教活动的正常进行。
“老师,我爸爸妈妈不在家,我是住在这里大姑家的,我也能报名么?我会背爸爸妈妈的手机号。”问话的是一个10来岁的男孩子,话音刚落,旁边的女生也怯生生的问“我是住在姥姥家的,可以么?”“还有我,我爸爸妈妈也不在家。”为了孩子安全,支教团队要求必须由家长带着孩子来前安全协议,可没想到等在教室里的孩子却有这么多担心,怕爸爸妈妈不在家没法签字,怕爷爷奶奶没有手机不能报名。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期盼中又带着担心的表情,队员们向他们保证,不要担心,只要他们想读书,会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坐在这里学习。

(图为孩子们举手询问,家长报名签字)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就爷爷奶奶来签名,家里没有手机号的,就留座机号,座机号也没有的,就留隔壁家邻居的号码,不会签自己名字的,就一笔一画来现在教,要每个来的孩子都能报名。”这是蒲公英支教团队队长岳慧军了解情况后说的话。仅仅上午,报名的学生就超过了40个人,还有许多学生说中午回家后带上家人下午来报名,远远超过了团队最初的30人开班预想,支教课表也重新划分。根据孩子们年龄大小开了2个班级,虽然此次支教的任务又重了许多,但看着兴奋的孩子们,看着因为队员接受报名时听不懂当地方言主动来帮队员翻译的的上初中的小女孩,看着中午早早等在学校门口等着下午继续报名的孩子们,每个队员都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教给这些孩子们知识,和他们一起守护努力学习走出大山的梦想。
招生还在继续,看着带着期待眼神来报名的孩子们,想起来村口的红旗渠,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解决了大山里喝不到水的问题,现在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改变着物质生活。今天,蒲公英团队的队员们希望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来改变白家庄村的孩子、家长们知识贫困的现状,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富裕起来,精神文化生活已能够同步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