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之十七:渠水长流,精神永存

点击数:    时间:2023年08月01日 10:03   作者:    录入:王雅凤    来源:          

为更深入了解红旗渠精神,7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乘风破浪 青春有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林州市南平村,拜访修筑过红旗渠的老人们,在他们的讲述中重温修渠的激情岁月。

团队先后拜访了四位老人,其中年纪最小的也年逾古稀。几位老人向队员们讲述了修筑红旗渠的各种困难,开山炸石,徒手攀岩……他们提及最多的就是饮食问题。吃糠咽菜,缺水少盐,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不少人都患上了疾病。但即使如此,林县人民也没有放弃修渠,先人们用臂膀与汗水为后辈们铺好了生活的道路。

当问起他们的修渠感受,老人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杨贵。“林县当年是十年九旱,吃水贵如油啊,林州靠天吃饭,天不下雨,老百姓的生活都是水深火热,如果没有杨贵书记带领修红旗渠,那生活可真是没办法过了。”杨来江老人如是说。

红旗渠修建者张启和爷爷数次哽咽,为团队成员们讲述了那段苦难的历史。“那时候,山路崎岖,修渠又得用石头,沙子,都得靠人背上来,吃也吃不好,每天的饭就是红薯面。山路艰险,当时也没什么安全措施,都得靠着自己小心。每天天明了就赶紧干活,天黑了才休息,就这样一步一步,大家都脚踏实地,不放弃,总算红旗渠是修成了,大家也都过上了好日子。”讲到这里,老人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红旗渠修好之后您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张志发爷爷激动地讲道:“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再也不缺水了,漳河水通过红旗渠,流向了林县千家万户,大家地也能浇得了,水也有的喝了,苦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听到这里,团队成员不禁感叹道:“现在随处可见的水资源在过去是那么稀缺的存在,我们也应该珍惜水资源,不忘那段艰苦时光。”

采访结束,老人们热情地分享给队员们分享家中的食物,并且对团队成员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们纷纷勉励队员们努力学习,学好知识,将来为祖国发展,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渠水长流,精神永存。这次对修渠老人们的采访,使团队成员们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更上一层楼,感受到红旗渠精神的伟大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为老人们的热情与真诚而感到内心温暖。如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青年们在新时代需要坚守和传承的精神财富。青年们将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磨练意志,淬炼品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采访老人)

(图为老人们出来送别)

(撰稿:河南工业大学“乘风破浪 青春有我”社会实践团队 审稿:全媒体中心/实践外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