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之五:溯源中原文脉,让文化记忆“活”起来

点击数:    时间:2025年08月21日 11:15   作者:邹恩俊 郑扉月 王静怡 王圣越 郭会颗 金婷    录入:李雪丽    来源: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传中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于今年暑期赴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和刘禹锡纪念园开展社会实践,以“智传中原,向阳筑梦”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和新媒体传播,深入了解中原文化记忆的传播现状,为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探寻——漫步黄河文化公园,对话千年文明

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团队成员们沿着黄河岸边漫步,感受着母亲河的磅礴气势和深厚底蕴。他们走进地质博物馆,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探寻黄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从远古黄河流域先民打磨的粗糙石器,到记录历代治水历程的泛黄古籍,团队成员们凑近展柜,记录着千年文明。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观地质博物馆)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黄河文化公园)

期间,团队里播音专业的成员主动“上岗”,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开展讲解,还运用专业知识,对其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和感受。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表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次游览让他对中原文化有了更深认知,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和大众传播互动的温度。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解码——走访刘禹锡纪念园,体悟诗韵文脉

在刘禹锡纪念园,指导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们参观了刘禹锡的故居、雕像等景点,领略了这位唐代大诗人的文学风采和精神世界。成员们与当地的文化学者和讲解员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刘禹锡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纪念馆内,陈列的诗文手稿字迹斑驳,团队成员有感《陋室铭》,借助“智传中原”新媒体矩阵,对此次参观进行了短视频传播,镜头传递建筑古韵,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全网观看量超3万,让诗韵文脉借助数字力量触达更多人,解码中原文化的文学基因。

(图为指导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刘禹锡的故居)

实践——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助力文化传播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智传中原”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中原文化记忆的传播现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团队指导老师金婷表示:“中原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一直都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原文化,助力中原文化记忆的传播与发展。”

中原文化记忆需“活”起来,团队未来将持续深入中原角落,挖掘中原文化记忆,以短视频为载体广泛传播,让中原文化在新时代浪潮中持续焕彩,凝聚更多传承力量。

(撰稿:河南工业大学“智传中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 审稿:全媒体中心/实践外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