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时间:2025年08月21日 09:36   作者:牛冰欣 孔丽   录入:李雪丽   来源:
7月1日,为传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缅怀先祖·红色传承”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开展了“走进烈士陵园,探寻红色基因”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前,团队成员发挥专业特长,在线上进行多渠道宣传:团队精心制作系列文案和照片,用凝练的文字表达对烈士的敬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检索海量信息,主动发掘和了解陵园背后的红色故事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为实践调研奠定认识基础。

(图为团队前期的宣传工作纪实)
成员们满怀敬畏之心踏入郑州市烈士陵园。那“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的标语映入眼帘,瞬间撞击心灵。英雄,是民族精神的灯塔,在黑暗岁月里,他们以热血为炬,照亮救亡图存、争取独立的道路;先锋,是国家发展的引擎,和平建设时期,他们以创新为翼、实干为帆,在科技前沿、建设一线奋进。

(图为郑州烈士陵园北园正门)

(图为园中标语)
实践中,成员们手捧黄菊,缓步前进。园内碑冢错落、松柏含翠,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厚重。在镌刻着姓名的墓碑前,成员们轻轻放下手中的鲜花,仔细擦拭碑上的浮尘,动作里满是敬畏。默立的片刻,耳畔仿佛回荡起先辈们冲锋的号角,眼前浮现出无数为国捐躯的身影。从战争年代为护家国山河,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革命先辈,到和平时期为守人民安康,默默奉献乃至壮烈牺牲的当代英雄,他们的热血故事,都凝结在陵园的陈列、碑刻里。
献花、扫墓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成员们对“牺牲”二字有了更沉重的理解。置身陵园,先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毅然舍小我、赴大义的抉择,借这方承载忠魂的天地,强烈叩击来访者的心。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先烈纪念碑前合影)

(图为成员向烈士献花)
在烈士英名墙前,那些金色的名字,是永不熄灭的火种。他们曾是鲜活的生命,为了理想奔赴山河,把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铺就了民族复兴的道路,用滚烫的热血浇灌出今日的和平之花。岁月流转,烈士们的面容或许渐渐模糊,但那份为信仰不屈、为家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如星辰般在历史长空闪耀,永垂不朽。不远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在城市楼宇的映衬下,更显庄严厚重。它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往昔的烽火岁月,亦注视着新一代青年对革命精神的接续与传承。

(图为烈士英名墙)
此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意识到:传承红色基因不只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催促当代青年人奋进的力量。团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发挥专业优势,将烈士英勇事迹与革命精神转化为鲜活的传播内容,让烈士精神可感可触,让红色火种于时代沃土中扎根延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属于时代青年、新传学子的使命担当。
(撰稿:河南工业大学“缅怀先祖·红色传承”社会实践团队 审稿:全媒体中心/实践外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