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是河南省三门峡市特有的建筑形式。 为了感受地坑院建筑的奇特与魅力,探寻地坑院发展背后的“秘密”。“有党就有希望”实践团队来到了三门峡陕州区地坑院景区。


因为地坑院景区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路途遥远,所以团队成员换乘了好几辆车,才到达目的地。正式进入景区之后,团队成员看到用泥土砌的墙和建筑,还有一个接一个的地坑式的人家,颇为奇特震撼。在游览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清晰地看到了地坑院的概貌,这些大概是以地坑院群为主体的"下沉式窑居村落"。团队采取照片的方式记录,在拍照过程中成员们感受到了此地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图片为陕州地坑院实地拍摄 拍摄者:张艺颖)
团队成员被地坑院的奇特所吸引,饶有兴趣地观看着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感受着具有民族风俗的文化技艺。与此同时,通过景区内工作人员解说和当地人的热情介绍,团队成员们了解到了地坑院被开发的历史。几年前,景区所在的北营村还是省级贫困村,因为年久失修,一些地坑院被废弃填埋逐渐消失。但政府决定要利用好这个宝贵的文化资源,于是大量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力,大规模开发地坑院,才有了今天吸引着千千万万游客的地坑院景区。三门峡市陕州区经过不断探索和开发,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收入,既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就业,也有效助推脱贫攻坚。不仅仅是经济价值,团队成员们更认为这样的开发让这一奇特的民居—地坑院,更好地发挥了它的文化和民俗历史价值。

(图片为陕州地坑院门口 拍摄者:张艺颖)
在参观即将结束时,团队成员遇到了十分热情的当地游客,据提问采访得知,因为地坑院冬暖夏凉,所以在地坑院还没有被当作景点开发的时候,只是老一辈十分普通的住处。 而现在,面对地坑院慢慢地被整修、开发,不断地增添新的活力,当地人的内心是喜悦且骄傲的。每当他们踏入家乡的这片黄土地,内心踏实和亲切总是会油然而生,地坑院对三门峡人来说不仅仅是建筑,更凝结着他们的情怀。

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在具有独特魅力的地坑院的背后,凝结着政府与当地人民的心血!地坑院的开发既保留了其原有的文化血脉,也吸引了游客,为当地脱贫攻坚发展带来益处。团队认为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保护性的开发方式。
(撰稿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党就有希望实践团队 审稿人: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