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之四十五:从一颗传奇的子弹故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点击数:    时间:2022年07月27日 16:54   作者:    录入:王雅凤    来源:          

“一颗子弹为我们打开了洞察和深省一段历史的窗口。从这颗子弹标示的轨迹,重温江南塞北的抗战史,纵观那段属于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记忆的烽火岁月。”这是长篇纪实文学《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的一部分内容,它以嵌在抗日英雄开国中将刘飞胸腔长达半个世纪的一颗小小弹头开篇,再现了新四军可歌可泣的历史,特别是再现了红色经典《芦荡火种》和《沙家浜》诞生的前情后要以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江抗”历史。为了进一步深入体验该传奇的故事,6月22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了苏州革命博物馆。

C8443

E2013

踏入馆内,让人不禁想到,在苏州这块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曾喷洒热血的那段悠久而凝重的历史而肃然起敬。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定格的历史画面,如磁石般吸引着我们,在每一片平静的心湖上划起一道又一道的波澜。在讲解员小姐姐介绍下,终于见到期待已久的镇馆之宝——那件凝结着特殊历史而又令人憎爱交加的文物—铁质弹头被岁月的“利齿”咬噬得凹凸不平,深褐色的斑斑锈迹宛如凝结的陈年旧血,使人油然想起它蛰伏抗日英雄血肉之躯的年深日久。

37E708

这不是一颗普通的子弹。1939年5月, 新四军6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东进”,途中遭国民党“忠救军”的大举进攻,为顾全抗日大局,保存军事力量,9月“江抗”奉命“西撤”。途中与“忠救军”在江阴顾山相遇,在一次双方抢占山头的战斗中,当时身为政治部主任的刘飞同志带头冲锋,不幸左胸中弹(离心脏仅1公分),身负重伤,随即便与30多个伤病员一起留在阳澄湖养伤。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这颗子弹头未能及时取出,一直留在刘飞同志体内长达45年之久,并跟随他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直到1984年刘飞同志去世后,他的夫人朱一同志才将这颗子弹头取出。1993年苏州革命博物馆建馆征集文物时,朱一同志将刘飞的子弹捐献给苏州革命博物馆,用于教育和激励更多的人。这颗子弹,一方面它见证了军民携手取得抗战胜利的传奇,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人民的初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可以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

1AF640

历史是做好的教科书,学习百年党史,不仅能够让我们回望过去,也能让我们坚定将来。 党的历史,需要每一位青年去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开拓创造。惟有如此,党的历史才能不断传承创新,党的历史才会更加光彩夺目。而我在参观苏州革命博物馆之前,虽然在苏州生活了十余年,在这座城市也留下了许多足迹与记忆,却从未如此面对面系统了解过这些与苏州人民息息相关的历史记忆。通过这次学习参观,不仅使我了解到了自己家乡的那段浓墨重彩的历史,使我了解到许多伟大而英勇的革命先烈们曾为了我的家乡战斗过,他们每一种精神、每一位英模、每一个事件,都铭刻着一段历史、闪耀着一抹光辉、宣示着一种伟大,让人震撼、令人景仰、激人奋进,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撰稿:“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 审稿:全媒体中心